过去农村人哪有烧煤取暖的,也就最近这些年条件好了,农民们才舍得花钱买煤取暖。即使是现在,也有很多的农村老人不舍得花钱买煤,唯一的取暖方式就是靠家里的火炕?冬天把炕烧的滚热,火炕往外散发热量,能够使得整个屋子暖和一点儿。当然,仅仅是暖和一些,自然不能跟城里的暖气相比。其实我倒觉得,如果都不用烧煤取暖的话,倒是比较安全,因为毕竟烧煤取暖,有时候容易煤气中毒。
假如现在禁止烧煤取暖,农村人也有办法,让屋子里变得暖和一些,毕竟农村跟城市不一样,特别是北方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大火炕。像我们胶东农村,很多农民家里都种果树,我们这里种苹果树的比较多。有的老树年龄久了以后,结的果子就少了,果农们就会把这些老树刨掉,栽上新的树苗。刨掉的这些老树,有的卖给了烧炭的,有的就留下来,等到冬天的时候自己家用来取暖。
千万别小看了这些老树干,一点儿也不比煤取暖差。用刀锯把这些老树干锯成一段一段的,不要锯的太短太细,那样烧起来的时候不经烧,最好保留的粗一些,这样烧起来的时候火苗更硬,也能够烧的时间长久一些。
北方农村,因为家家户户都有火炕,所以做饭的时候都在大锅灶里面。早晨做好饭以后,可以把饭端出来,然后在锅里添满水,借着灶堂里面的火焰,再加上苹果树干,就这样让灶堂里一直保持着星星之火的状态。只要灶堂里的火不灭,火炕就会一直热着,长时间的散发着热量,屋子也就一直是温暖的。其实也可以利用灶堂里面的火,在屋子里砌一堵火墙,火墙会跟火炕一样,同样散发着热量,那样家里就会温度更高。
现在更先进了,可以取暖的家用电器有很多,只是比较费电,可能有的老年人不太容易接受。最近这几年市场上有卖天然气取暖炉,要比煤炉干净省事多了。天然气取暖炉,就跟我们家庭用的天然气煤灶一个原理,直接打开天然气就可以取暖了,不用的时候直接关掉,不像煤炉那样有危险。只是用天然气取暖,本钱比较高,一般的农村人,不太能够接受,觉得还是烧火取暖更实惠一些。
为了环境污染的治理,使得一些专家认为农民烧煤取暖或者做饭是大气污染源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实在这方面的确有一点,但是也不至于像专家那么鼓吹的这样,农民燃烧一点煤取暖,既干净又卫生,安全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可是这惹了一些专家的视线。真正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那些重化工企业的尾气排放造成的,特别那些大型的企业燃烧的更多,比如化肥制造企业、炼钢企业整天烟雾缭绕的。对于禁止农民燃烧煤取暖,其实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农村烧煤取暖其实也就是近20年的时间里,在以前农民家里比较贫穷,吃饭穿衣问题都很难解决,所以农民也没有用碳取暖,也就是传统的用农作物秸秆或者是柴火进行取暖。农民的智慧是非常庞大的,也是非常聪明的,即便是再寒冷的天气里,也会有办法进行取暖的。在东北地区主要是以烧炕的形式来取暖,也就是说在屋里建一个土炕,里面有烟道进行取暖,效果非常的好。
当然,对于北方地区比如华北地区,或者山东、甘肃等一带地区取暖的方式,主要是用炉子进行取暖。一般人都认为炉子是烧炭使用的,特别对于烧蜂窝煤的比较好的,但是炉子的样式是多种多样的,尤其现在生产的节能环保的炉子,炉子的面积比较大,而且还可以在上面做饭烧水等使用。这种炉子主要是烧木材或者农作物秸秆来进行取暖,这样取暖的方式既经济又实惠,还处理掉了一些农作物秸秆,尤其是现在有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如果秸秆还田在地里的话,真有可能会出现病虫害持续发生增加。
总之,对于农村真正取暖的方式,现在也非常的多,而且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比较高了,好多地方是煤改气进行取暖,或者是煤改电进行取暖,或者是直接用空调进行取暖,一些地方直接对农户用电取暖进行补贴。当然对于真正的农民取暖的方式也就是传统的取暖方式,也就使用自家生产的农作物秸秆或者木材进行取暖,尽管这种取暖的方式确实有一些烟放出来,但至少是一个非常经济实惠的一种取暖方式,至少不花钱呢。因为农民来钱的确不容易,挣一分钱都靠流血流汗换来。
在我们东北老家的农村,农民们是不用烧煤取暖的,不用烧煤取暖的原因是老百姓也真烧不起煤,就连我这个从事煤炭行业的人,都感觉到现在这个煤炭太贵了,老百姓真是烧不起呀,好歹在我们东北的农村,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苞米杆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玉米秸秆,在天气变冷的时候,在严寒的东北农村的冬天,都是用玉米秸秆做饭取暖的。
本来这个玉米秸杆处理就是个难题,留在地里想烧也不不敢烧,不烧到了春天还没有办法种地,虽然在我们东北的农村,农民们用玉米秸杆烧柴取暖,但是也能只能用掉玉米秸秆的20%左右,这做饭取暖的烧掉的20%的玉米秸秆,也是为东北农村玉米秸杆处理做了很大的贡献的,反正玉米桔杆个有的是,也不用花钱,不烧了还没法处理,就用它做饭去暖还省钱,所以也就没人用煤炭做饭取暖了。
东北农村现在依然是大灶台大火炕,这个大灶台大火炕也最适应东北农村广大农民的生活,大灶太把饭做好之后,热气顺着炕洞子进了火炕,屋里的火炕也就热了,然后在屋里的火炕下面还有一个大灶坑,火炕不热的话可以在大灶坑里继续烧玉米秸杆,基本上只要烧上一捆玉米秸杆的话,晚上火炕就是热乎乎的,一直热到天亮,东北的农民朋友们也就会在热呼呼的大火炕上一觉睡到天亮的!
在东北的农村,你让不让烧煤,烧不烧煤,跟东北农村的农民没有什么关系,因为煤炭那么贵,你让烧煤,农民们也烧不起,即使煤炭不贵了,东北农村农民也不会烧煤炭的,因为烧玉米秸杆做饭取暖,也不用花钱,谁还拿钱去买煤炭呢?再说了,东北农村需要保暖,冬天的时候门窗关得很严,烧煤炭的话会产生煤烟煤气的,弄不好的话,还能弄个煤烟煤气中毒的,所以,在东北农村的秋天,冬天,春天,烧玉米桔杆做饭取暖是最佳的选择!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在哪听来的,现在农村取暖烧煤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现在很多农村房屋都安养装了土锅炉,炉堂较小,只适合用煤做燃料,如果不准烧煤的话,真得另想办法了。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真的有一天,不让烧煤了,农村取暖也会有办法的。记得在70、80年代,农民也买不起煤,冬天取暖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记得当时年龄还很小,每当过了11月份,屋外漫天飞雪,刮着“大烟儿炮”,大人们为了孩子们别冻着,想着各种方法来提高室内温度。虽然方法简单,但很管用。
第一种方法,火炉取暖。就是在室内用红砖搭建一个大约一米见方的火炉子,里边可以用玉米芯、碎木头、玉米的根榨子等,也挺热乎,但是有个缺点,就是炉火一停,温度就降下来,用老百姓的话说热的“不长远”。
第二种方法,火炉+火墙取暖。为了解决火炉取暖“不长远”的问题,人们想了个办法,就是把火炉的排烟道不用炉筒子连接,而是采用红砖搭建的一“中空”的火墙,让烟从墙内走,这样就把热量留在了红砖上,即使火炉停火了,火墙仍然散发热量。
第三种方法,就是燃池(或称地炕)取暖。为了保证内室有持续的热量供应,人们把室内的屋地下面挖空,填进去一些锯沫、稻壳、树叶等“慢燃燃料”,到了冬天,引燃后,可以保持较长的放热时间,持续给室内供应热量,但是这个方法比较麻烦,要求的技术也很高,所以没有大范围普及。
在不烧煤的情况下,除了上述几种取暖的方法之外,还有很多家庭采取“搭大炕”的方法,在冬天的时候,多烧一些农作物秸秆,让火炕持续放热,也能获得取暖的效果。其实大家尽可放心,即使真的有一天,不让烧煤了,凭着我们的聪明和创造,还是可以取暖的。
(文/三农广讯)
历史是一个车轮,转完一圈又回到原点,总有人在转动,让它转得快起来。农村不准烧煤,农民没有暖气,只有回到从前的生活方式,烧柴,盘灶,磊火炕。
柴,农村不缺的东西就它了,而且不用花钱,各种庄稼秸秆应有尽有,在地里不让焚烧,难道在家里也不让烧吗?做顿饭能有多大的污染?只有这样袅袅炊烟才有农村气息。
火炕,不需要烧很多柴,一天三顿做饭就足够炕头热乎了,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最经济的取暖方式,真想不通,为什么有些人想着法地去改变它,追求什么现代化生活。现在别说烧柴,煤炭都不让烧了,取而代之的是烧电,烧天然气,步子迈得如此大,农民的收入跟得上吗?农民的老传统是勤俭持家,气电又能如何节约,只能少用甚至不用了。象天然气,电热炉安装在屋里而不舍得用,用不起,成了摆设,有违安装的初心,这样真的好吗?真的是发展的必要吗?农村的发展,合适永远是最好的。
现在我们村也不让用煤,从我得到消息到现在安装完有好几年了,春节那段时间在老家,看到家里的锅炉拆了,但是天然气管道没有安装接通呢。那会儿村里只有少一部份没有安装,我家邻居(后院)按装到了他家就停工了,就这我家有烧了一冬天的煤,这办事效率太低了,我还特意跑别人家去问家里安装的管道有气了没,可以用了吗?答案是不能用没有天然气。
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就是骂他姥姥一百遍,什么玩意儿,这家里锅炉都给拆了,天然气管道不给按上,想什么呢?神经病吧!社会真的黑暗,就按上的也没有天然气供应。这改造真的对我们影响挺大的。
我是在过完十五离开家里的,过了两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有人给我打电话,说是安装天然气管道的,去家里弄室内的,一脸的懵逼,现在不冷了你来了。你们真可爱,默默的再次诅咒他们。安装是完事了,还是不能用白扯。咱知道这和人家安装的没关系,咱也没和他们置气。
没办法还是烧煤过的冬,家里没有别的取暖设备,农村房子面积都比价大,买个电暖气根本不顶事。
留言评论,点个赞谢谢